• 对我国超常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超常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超常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儿童,社会,发展,国家,中国,心理,环境,  超常教育是针对智商超常儿童,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的一种特殊教育。亦称为"优才教育"或"天才教育"。它并不是仅仅通过缩短学制、加快速度、提高难度来使超常儿童达到较高的学业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英才才是它最终的使命。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的超常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仍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超常儿童"的鉴定是否公正超常儿童的鉴定一开始就与智...

    2023-11-22
  • 喜忧参半的中国幼儿教育

    喜忧参半的中国幼儿教育

    喜忧参半的中国幼儿教育,教育,发展,入园,全国,社会,中国,地方,儿童,  改制后的幼儿园,为了补充教师流失的空缺,就从社会上招聘了一些素质不合格的人员来做教师。改制后,不但教师的工资改掉了一半,就连幼儿享有的受优质教育的权益都给改没了。幼儿教育喜忧参半对于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用了一个词,那就是:喜忧参半。说喜,那就是:——近年来,我国幼教事业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幼...

    2023-11-22
  • 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喜欢做的事情

    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喜欢做的事情

    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儿童,知识,灌入,社会,了解孩子,喜欢,感觉,  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胜于己,便竭尽全力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们给的是不是给对了?我们知道孩子的真实需求吗?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又是什么呢? 给孩子以爱,比任何物质的给予都来得重要,爱的表现不能以物质来替代,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渗透在日常的生活细节里。 耐心地倾听和观察幼儿,了解孩子的需要,千万不能以自己大人的意愿和经验去对孩子进行安排,儿童在各个敏感期会出现不同的需...

    2023-11-22
  • 认识多元智能里“音乐智能”

    认识多元智能里“音乐智能”

    认识多元智能里“音乐智能”,智能,孩子,教育,知识,社会,敏感,发展,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提出,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至少存在八种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传统的教育总是单纯依靠纸笔的标准测验考试来把孩子们分成三六九等,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这是秀不全面的。这样做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

    2023-11-22
  • 家有一老,带出一宝

    家有一老,带出一宝

    家有一老,带出一宝,孩子,社会,时候,老人,时代,带孩子,时间,孩子的成长,  让长辈带孩子的五个理由在古代社会,部落的老人往往被相当重视,因为他们负担着传播经验和智慧的职责。但现在我们往往认为长辈只会给第三代带来过分的宠溺。其实,这很多是父母自己放弃照顾子女权利所带来的后果。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长辈带孩子的好处。理由一: 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其实变老是我由衷期待的事之一,做个老人应该是挺有趣的,我可以跟一堆心爱的孩子们吹牛讲故事,甚至撒点小谎,这听起来不是挺有趣...

    2023-11-22
  • 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隔代教育,孩子,妈妈,隔代,社会,误区,时间,本来,  半年前的“六一”儿童节期间,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而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也越来越多。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隔代教育...

  • 加强对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加强对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加强对幼儿坚持性的培养,孩子,社会,软糖,性强,发展,幼儿期,第二,反复,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儿童逐步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我们经常用社会性这样一个指标来度量幼儿的成熟程度。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进行自我控制及表现其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坚持性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还是内化社会规范及道德准则的过程,在幼儿期都表现为一个不断反复的、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如...

    2023-11-22
  • 宝宝怯生怎么办?

    宝宝怯生怎么办?

    宝宝怯生怎么办?,孩子,怯生,社会,心理,玩具,个月,宝宝,健康,  怯生,怕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分离,是8个月孩子的正常心理现象,它说明宝宝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和生人。因而,怯生标志着母(父)子依恋的开始。同时,它也说明孩子需要在依恋你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陌生人的突然到来,用眼睛盯着他看,走到近前要从妈妈怀里抱走他——这对8个月大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将使他感到不安和恐惧。当生人到来时,你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不要急于走近客人,要用你对...

    2023-11-22
  • 6岁以下儿童应始终有人陪伴

    6岁以下儿童应始终有人陪伴

    6岁以下儿童应始终有人陪伴,孩子,儿童,社会,上海市,时候,情况,国家,地方,  《新闻晚报》讯 《上海市未成年保护条例(草案)》保护对象是0-18岁的孩子,那么为什么针对0-6岁孩子的保护性条款我们几乎没有找到?昨天,在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题座谈会上,该校老师马海波等提出了这一问题。马海波说,她有一个大学同学,孩子只有3岁,一次乘着孩子睡着的时候出去买东西,回来时发现孩子就坐在防盗窗上,假如晚回来片刻,情况就不可设想。而上海今年就曾发生过一起...

    2023-11-22
  • 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

    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

    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孩子,社会,准备,电脑,孩子的智力,姿势,信息,突出,  孩子进入小学一般要有两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为了幼小衔接,不少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孩子的学习适应方面作了较多准备,如学点拼音、计算,纠正握笔姿势;有的还注意开发孩子的智力,接着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有的幼儿园还让孩子学习电脑和外语,让他们提早为适应信息社会作准备。这些为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扫除了一定的障碍。加上小学一年级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比较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把、...

    2023-11-22
  •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孩子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孩子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孩子,孩子,政府,社会,儿童,手术,身体,康复,工程,孩子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孩子总是最受关注的,是被照顾、保护的重点。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孩子真好比是生活在蜜罐儿里,许多人甚至担心他们被过分溺爱而不能承担未来的重任。但是,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社会上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特殊的境遇而无法得到正常孩子所享有的一切,他们的未来蒙上厚厚的阴影。这些孩子是生活在各类社会福利院里的残疾孤儿。...

    2023-11-22
  • 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

    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

    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孩子,身心,优生,优育,敏感,检测,社会,  当前在幼小衔接问题上还是要倡导多了解儿童,多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少一点主观设想、社会要求。优生、优育、优教的良好愿望是共同的。“拔苗”或许一时能“助长”,但决不可能一生都“优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一种无奈,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早当家。 怎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呢?我认为其检测的敏感指标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

    2023-11-22
  • 解决好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

    解决好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

    解决好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孩子,环境,社会,时间,儿童,导致,焦虑,幼儿期,  1990年至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原国家教委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学前期为幼儿作好社会适应性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准备,在小学低又不在这两方面对儿童提出过高要求,则幼儿入小学后面临的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均可克服。 德国的哈克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他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

    2023-11-22
  • 教育专家:不赞成祖父母取代父母教育孙子辈

    教育专家:不赞成祖父母取代父母教育孙子辈

    教育专家:不赞成祖父母取代父母教育孙子辈,孩子,社会,教育,专家,教育孩子,老人,北京市,育儿经验,2001年夏,北京市第11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法规。在这部条例里,把人接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3岁上推到呱呱坠地之时的0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追踪1523名婴幼儿成长达20年,最终得出国际公认的结论:如果以17岁智力成熟作为100%的话,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

    2023-11-22
  • 如何对待孩子与祖父母的关系

    如何对待孩子与祖父母的关系

    如何对待孩子与祖父母的关系,妈妈,孩子,教育,发展,社会,祖父母,玩具,喜欢,  祖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常常令为人父母者感到头疼。一般来讲祖父母对孙子的关怀更多的是出于对天伦之乐的享受,不像父母那样承担很重的责任,因此他们对自己所表达的爱的方式不加考虑,对孩子教育的后果,更趋于娇纵与溺爱。因此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们抱怨只要有爷爷奶奶在,他们就无法管教孩子;只要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住几天,回来后肯定“疯”得不成样子。 克劳蒂娅的祖父母只有她这么一个孙女,对她自然是疼爱倍...

    2023-11-22
  • 亲子间问题解决的策略

    亲子间问题解决的策略

    亲子间问题解决的策略,孩子,方法,社会,时间,怎么做,亲子,母亲,排出,  亲子间问题解决通常包含了六个步骤: 1.利用倾听来了解和澄清孩子的情绪和感受。2.与孩子共同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3.列出并评估这些方法。4.决定一种最合适的方法。5.获取一致的承诺。6.追踪评估实行后的效果。现在,我们以一个生活的实例来分析这六个步骤的使用情形:五年级的儿子,第一次月考时,社会科成续非常不理想。回来时,内心与脸部的表情充满着难以掩饰的挫折感。于是书包乱扔、鞋袜也被踢到客...

    2023-11-22
  • 妈妈,不要让我太单纯

    妈妈,不要让我太单纯

    妈妈,不要让我太单纯,孩子,社会,教育,工作,发展,孤僻,发育,障碍,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单纯越好,独生子女的现状本来就使孩子接触别人的机会太少,家长更未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条件。 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经常把孩子限制在屋子里不让孩子自由活动,大大影响了孩子身心发育和智能发展。孩子到了学龄期,就极容易因为前庭功能发育不足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拖拉等学习能力障碍。有些家长很少带孩子去户外游玩,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内向、孤僻、不会和别人交往。...

    2023-11-22
  •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环境,心理,心理学家,儿童,现今社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良好的心理健康它表现为:有良好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对现实的态度(如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分享”不仅仅属于社会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国外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问题也特别重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提出心理健...

  • 育儿:漫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育儿:漫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育儿:漫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孩子,社会,教育孩子,精神,发展,作用,早期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把奇怪当做习惯的年代。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需要他去适应这个年代的不仅仅是那些新发明、新玩意,还有人们头脑中层出不穷的奇思怪想。最近《成都商报》有报道说,为了将女儿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女人,成都的一对年轻夫妇将应该上小学二年级的8岁女儿留在了家里,学做全职太太,并美其名曰自主学习、性别教育等。毫无疑问,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与学校教育相比,这种家庭教育是低效...

    2023-11-22
  • 半数儿童祖辈看管 我国进入隔代教养时代

    半数儿童祖辈看管 我国进入隔代教养时代

    半数儿童祖辈看管 我国进入隔代教养时代,儿童,隔代教育,隔代,孩子,社会,专家,时间,中国,  无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公园广场,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风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生活其乐融融。越来越多忙碌的年轻父母们把孩子交给了自己的父母,社会变迁使祖辈们自然承担起更多对孙辈的教养职责。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为重使“黄发垂髫”的隔代教养自古有之,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年轻的父母们对教养子女能够分出的时间和...

1 2 3 4 5